首页

夫妻主情侣主

时间:2025-05-24 23:38:27 作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徐徐展开亮眼画卷 浏览量:84445

  据央视新闻,北京公安交管部门消息,11月1日起,邮政寄递、园林绿化、环卫等民生服务行业使用的合规电动三轮车将悬挂“京C”号牌上路行驶,从业驾驶人需考取正三轮摩托车驾驶证方可驾驶车辆,并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相关报道:明起,京C号牌摩托车正式上路!

  记者10月31日从北京市交管局获悉,截至目前,本市邮政寄递、园林绿化、环卫等民生服务行业有驾车需求的人员已全员考取了正三轮摩托车驾驶证。11月1日起,这些行业使用的合规电动三轮车将悬挂“京C”号牌上路行驶。市交管局特别提示,驾驶人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违反相关法规的,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2021年7月,北京市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管理通告》),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考虑到城市运行保障和民生服务需要,《管理通告》还规定,邮政寄递、园林绿化、环卫等民生服务行业使用的电动三轮车需全部更换为合规车辆。

  今年8月,本市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行业使用电动三轮车通行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行业通告》),明确规定:从事邮政寄递、园林绿化、环卫等民生服务行业的电动三轮车,车辆应为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取得《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使用纯电驱动,性能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正三轮载货摩托车。同时,《行业通告》对行业使用电动三轮车核发号牌作出明确规定:涉及民生服务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行业使用电动三轮车管理办法,明确登记、管理、使用等规定。符合管理办法规定的,核发“京C”号段摩托车号牌。

  8月份至今,市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园林绿化局、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组织行业单位,有序推进购置合规车辆、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开展驾驶员培训、申领驾驶证等工作。截至10月底,民生服务行业有驾车需求人员已全员考取驾驶证。据介绍,《行业通告》规定,已取得“京C”号牌的行业电动三轮车11月1日起可上路行驶,这与《管理通告》规定的“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存在2个月的“并存期”,这是为了保证行业违规用车梯次退出,民生服务不受影响。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行业单位提早全部置换合规车辆。

  据公安交管部门介绍,行业电动三轮车的驾驶人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的通行规定,并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这些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城市快速路主路。除从事行业作业外,不得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辅路及同方向划有三条及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含辅路)行驶;从事行业作业时,可短距离借用最外侧机动车道行驶,但应在最近的相交道路驶入、驶出,设置有主辅路的只准在辅路最外侧机动车道行驶。对行业电动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法纠正、处罚。

  警方表示,对交通事故、交通违法多发,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单位,公安交管部门将约谈单位负责人,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整改的单位,公安交管部门将对其采取禁止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并处罚款的处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区落地生效

台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2018年在学界及舆论质疑中通过新版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框架下讨论”。2019年9月,根据新课纲编纂的教材进入课堂。

中新健康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进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 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我们都知道汉字的书写在偏旁、部首、笔顺等方面有很多讲究,甚至笔画长一点或是短一点,也有可能完全是两个字,而且国外也不会有团队研究汉字,我们没有参照,所以此次对于汉字的成功解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脑机接口研究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突破。”张建民说。

中方谈印尼总统将访华:彰显中印尼关系高水平

一个“优”具体表现在运行质效“优”。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340亿元,同比增长2.7%;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78.9万元,同比增长4.6%;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7.4%,同比提升了0.3个百分点。

丹东有条公路会唱歌吸引游客

发布会介绍,妈祖文旅节以妈祖文化的传承与深化为基础,其间,将会举办妈祖海巡、妈祖文化研讨会、妈祖平安宴、妈祖会亲、天后墟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还有妈祖主题灯光秀、“天籁神韵”光影秀、点状式演艺、南沙天后宫AR元宇宙夜游比赛等沉浸式文化活动。

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美国打出了一记空拳

此次暑期消费季将以“潮玩暑期·燃情盛夏”为主题,广西通过区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商文旅融合等方式,围绕暑期研学、文娱旅游、商超百货、汽车家电、餐饮美食、夜间消费、网络消费等暑期热门消费领域,打造广西暑期消费新IP,全面活跃消费市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